哈里发(Caliph)继任者,政教合一的领袖,在阿拉伯帝国衰败后,仅名义上是天下共主,在蒙古大军毁灭巴格达之后,受马穆鲁克苏丹供奉,只剩最高宗教权威的地位,1517年奥斯曼苏丹塞利姆获得哈里发称号,但很少使用。
马赫迪(Mahdi)正道者,是伊斯兰教中将于最后审判日之前降临世间的救世主,如果祝福他国统治者“愿你王国繁荣直到审判之日到来”,是非常高级别的礼仪。
伊玛目(imam)领拜者,逊尼派看来只是一座清真寺的领拜人,但在什叶派是全体穆斯林的宗教领袖及其道统的传承者,也必须是先知女儿法蒂玛的后代,萨法维君王常称自己为十二伊玛目的代言人。
苏丹(Sultan)权威者,可以是独立国家的君王,也可以是君王所属的封臣,好比中国汉代南越王赵佗这样的实土国王,也可以是类似长沙王吴芮这样的异姓王爵,其变种众苏丹之苏丹是奥斯曼最高统治者的头衔之一。
苏丹娜(sultana)是苏丹阴性形式,一般是苏丹的母亲或女儿,帮助苏丹打理国政,拥有权力的女性,而苏丹的妻子会被冠以科塞丽苏丹的头衔(Haseki sultan),也就是“苏丹一生的挚爱”。
沙阿(Shah) 王,还有其变种沙罕沙(Shahanshah)万王之王,有时依然会短称为沙阿,类似游牧民族中的可汗与汗。
帕迪沙(Padeshah)伟大之王,万王之王的变种,是奥斯曼帝国与莫卧儿帝国最高统治者的称呼,其皇后被统称为帕迪沙之妃。
马利克(Malik)所有者,司掌地狱之火的十九名守护天使之一,在闪族语言中作为王号之一,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常用,自诩为哈里发的所有者,现代的沙特阿拉伯王国也使用马利克头衔称呼君王。
沙赫里(Shahrdar)王公,属国国王,印度种姓阶层中的刹帝利词源之一。
埃米尔(Emir)掌权者,其意义比较笼统和广泛,从其军事统帅意译为总督,亦从其功能意译为国王、酋长、首领、长官等,也可以作为亲王和王子的头衔,其变种埃米拉也是公主的意思。
谢里夫(Sharif)高贵者,赛义德(Sayyid) 主人
这两个头衔都是穆圣女儿法蒂玛的后代,即所谓的圣裔。
乌理玛 (Ulama)学者,一般指教法法官,也可以指所有知识分子。
谢赫(Sheikh)长老,对贤者的尊称,奥斯曼一世的岳父就是阿赫兄弟会的大贤者艾德巴利。
穆夫提(Mufti)教法解说人,是有资格发布教令的高级教法学者,其中大穆夫提可以在审判庭下达处决苏丹本人的命令。
阿塔贝格(Atabeg)君父,一般作为最高等级的国政官员,年幼君王的导师或者辅政大臣,在马穆鲁克王朝则作为军团长。
维齐尔(Vizier) 助手或者负责人,是个高官头衔,一般会翻译为宰相,但这它局限在文官范畴了,因为一般还有军队的维齐尔(Vizier al-juyush),可以从功能上分为执剑维齐尔和掌印维齐尔,用以掌握具体的职务。
迪万(Diwan)名册,和维齐尔一样,在中文里没有一个完全对应的词,类似议会或者内阁,十二位高门领主组成朝会迪万就是奥斯曼中央政府。
高门(High Porte)托普卡帕宫的门,后来代指奥斯曼帝国政府,现代土耳其人也喜欢把伊斯坦布尔市政厅称为高门。
帕夏(Pasha)军政高官的荣耀头衔,分三级,以旗帜马尾区分,只有苏丹用四撮马尾,这是一个只属于个人的贵族头衔,不世袭,也可以给予非穆斯林或者外国人,比如阿尔巴尼亚统治者斯堪德培,也得到过帕夏的头衔。
在奥斯曼巅峰期,一位三尾帕夏的地位相当于小国的君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公爵。
贝伊(bey)首领,巴依老爷的词源,多为突厥人军阀政权的领导人使用,使用贝伊作为头衔的突厥王朝,大多接受罗姆苏丹国的号令,或者自己拥立一位塞尔柱王朝的继承人。
瓦利(Wāli)总督,行政长官,由上级任命的官员,和埃米尔的区别类似中国的国公和欧洲的实权公国。
阿迦(Agha)主人,对奥斯曼帝国文武官员的一种尊称,一般是军队领导人以及长辈使用。
耶尼切里(Janissary)新军,奥斯曼帝国的精锐常备军,拥有直译伙伴的王座军团、直译连队的常备军团、直译领薪水的塞克班军团,以及新兵军团。
阿斯塔特(Astarte/Astadar)埃及神话里生育与战争之神,从小培养的奴隶士兵,皇家马穆鲁克的精锐,称呼军团长为父亲,也即前文提到的阿塔贝格,由于从小培养,忠于父亲并且崇敬兄弟文化。
雷斯(Reis)船长,奥斯曼帝国海军上将的尊称。
加齐(Ghazis)武士,信仰的勇士,类似中文语境中的游侠,但其中以生计无着的流浪汉、 逃亡者、心怀不满者及失业者为主。
希帕西(Sipahi)军队,蒂玛尔制度下的封建领主,军事征收体制下的底层贵族,通过军功得到的土地,土地很少一部分可以世袭,绝大部分在死亡后被政府拍卖包税权利,后期事实父死子替,并以服兵役为条件,可以监督其他土地的使用和接受其他农民的租税,需要为苏丹提供骑兵征战。